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2025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

发稿时间:2025-07-16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理论根基与实践本领,76日至7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分别参加由广西大学和四川大学举办的2025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广西大学主办的暑期实践研修活动主要分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在理论学习环节,专题讲座“行走在八桂大地上新闻叙述的思政课堂”为教师学员打开全新视野。在生动的讲解下,教师学员深刻体会到了如何将广西这片热土上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绿色发展的显著成就,创新转化为思政课堂的鲜活素材,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实”起来、“深”下去,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随后的交流互动,我院青年教师代表王冠、张弛就思政课教学实践、学科建设的思考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展现出我院教师高度的理论自觉与专业热忱,将讨论氛围推向高潮。


现场教学环节,广西民族博物馆、昆仑关战役纪念馆、湘江战役纪念馆给全体教师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丰富的民族文化展陈与详实的民族团结进步史实,使教师学员们深刻体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厚底蕴,深化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步入昆仑关战役纪念馆,硝烟散尽,丰碑永存。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幕幕场景,再现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抗敌的壮烈史诗,让教师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所蕴含的磅礴爱国力量与不屈民族气节。在湘江战役纪念馆,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民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深深烙印在每位学员心中。在本次专题研修的核心环节,教师学员们亲眼见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漓江焕发的勃勃生机,碧水蜿蜒,青山如黛,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内在价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感悟到生态文明思想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法则。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院主办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研修班以现场教学为主,围绕红色基因、乡村振兴、历史文化、科技强国、抗震救灾等主题,将巴蜀大地的生动实践转化为“大思政课”鲜活教材,为思政课堂注入时代伟力。在四川大学校史馆与江姐纪念馆,学员通过珍贵史料与沉浸式展陈,回溯四川大学百年红色基因,重点学习江竹筠烈士的革命事迹,教师们深刻体悟共产党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精神内核,为讲好理想信念课积累感人案例;在中国两弹城,学员们走进“两弹元勋”邓稼先旧居、核武器研制旧址,通过“干打垒”住房、手摇计算机等实物,重温科学家们隐姓埋名、扎根深山的奋斗历程,生动体现“青山铸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引导教师将科技报国情怀融入育人实践。

在乡村振兴主题的现场教学中,学员们分别来到成都战旗村和眉山永丰村。作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战旗村呈现党建引领下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学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足迹,探访“乡村十八坊”,体验布鞋制作、豆瓣酿造等非遗技艺,剖析“支部+协会+公司+农户”模式如何将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眉山村作为四川省高标准农田示范样板区,千亩稻浪与智能化灌溉系统勾勒出现代农业图景。通过“一田(水稻试验田)一池(沼气池)一站(农业服务站)”的实地教学,学员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嘱托,理解“科技赋能农业、饭碗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内涵。

在历史文化主题实践中,教师学员们涵养了文化自信,凝聚了民族认同。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馆藏家训家风史料与文学手稿展现“读书正业、孝慈仁爱”的苏门精神。现场教学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论述,引导教师从苏轼“民为邦本”思想中挖掘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在成都市博物馆,以古蜀文明到近代辛亥的千年文脉为轴,重点解析三星堆青铜器揭示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以及保路运动中的爱国主义斗争。学员通过对比研究,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教学认知。

在成飞航空主题教育基地,我国不同时期战斗机与航空发动机静态展陈,生动呈现中国航空工业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教师们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背后的自主创新之路,激发了教师们对如何将“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融入思政课教学,强化学生使命担当的思考;在映秀镇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倾斜的教学楼与破碎时钟定格灾难瞬间,而“八方支援、重建家园”现场展览则彰显“万众一心、尊重科学”的抗震精神。教师们通过灾后重生案例,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升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政内核。

我院教师一致认为,本次研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党性的锤炼和精神的升华。通过系统理论学习与沉浸式体验,在红色热土上汲取了信仰的力量,在绿水青山间感悟了思想的伟力。教师们纷纷表示,必将带着沉甸甸的学习成果回到教学岗位,将红色基因、绿色奇迹、团结故事等生动素材深度融入思政课堂,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

此次暑期研修,教师们凝聚思想共识,笃行育人使命,较好提升了我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有效拓宽了教师的理论视野,淬炼了政治品格,增强了育人本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弛 孙其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