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式趋紧,随着疾控中心的一声号令,3月16日杨浦校区进入“7+7”闭环管理模式,许多教职员工按照防疫要求被紧急召回学校进入7天闭环管理。疫情防控时间紧、责任重,来不及安顿好家中的孩子,来不及叮嘱担心的父母,来不及整理正在进行中的网课教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三位老师急急赶到学校进入闭环管理。
在疫情防控的焦急关头,老师们转换多角色、身担数职,在各个岗位上为维护正常教学、校园安全发光发热,从“工作”一线到“战疫”一线,马院教师与全校师生一道,用汗水、用行动、用笑容温暖着每一位上电同胞。
以下是学院教师在“战疫”一线的动人故事:
“空中课堂”用网络信号为学生传递知识与关爱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焦凤梅老师进校闭环管理期间坚守工作一线,利用每一次在线上为同学们授课的机会,为学生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的同时,也及时为线上学习闭环留校的学生疏解情绪、宽心解忧。同时7天内她组织召集召开多场学院专项工作会议,内容涉及学院疫情防控、教学维稳、学科推进、科研指导等各个方面,始终做到工作不断线。她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当前,我们党员干部唯一要做的就是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守土有责。相信在学校高效有力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下,我们走出疫情阴霾,与同学们在课堂上面对面交流的时间指日可待。
“简易床铺背后”服务不断线
学院办公室主任沈宏亮老师身担学院后勤保障和疫情防控信息汇总的繁重工作。在参加杨浦校区闭环管理期间,老师们饮食、就寝、工作都只能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简易的床铺,窄小的空间,给沈老师的工作休息都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尽管如此,沈老师主动申请报名加入了教师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为在校师生发放一日三餐,每日发放量大、频次密集。虽然口罩遮住了沈老师的脸,但却遮不住口罩后面那双坚毅的双眼与真诚的微笑。他说:疫情阻隔了我们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却阻隔不了师生之间心灵距离,团结互助,尽己所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牺牲小我、顾全大我”校园为重
学院教师吴湉南老师在接到紧急召回学校通知的时候,吴老师因为身体原因刚刚做完一个手术不久,术后医生要求每天给伤口换药,一边是身体不适的切身需求,一边是疫情防控的紧急要求,吴老师果断做出决定,一定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自己的一点小问题,总有办法解决。在校期间,吴老师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坚守线上教学讲台,努力为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他说:来也疾,去也徐,七天不短,夜以继日多少苦乐皆欢;七天不长,真情实意无数美好难忘,再相见必定在春光明媚艳阳出,感谢同事战友的温暖相伴。
“总支先行”筑牢疫情防控坚实保障
杨浦校区闭环管理期间,学院党总支全力以赴做好对学院隔离教师的关心关爱。党总支及各支部第一时间完成学校防控信息的上传下达,将学校的防控措施及时告知各位老师。同时积极协调对接相关部门,结合学院实际,尽最大可能为老师们配备好防疫物资、协调好办公住宿条件。为进一步做好对隔离老师的生活保障,党总支妥善协调,及时安排教师代表为隔离老师送上精心准备的生活慰问品。日常坚持及时做好对隔离老师的关心慰问,动态了解老师需求,加强协调沟通,竭力服务保障,筑牢坚实后盾。
都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中的上电校园平和美好,温良有序,温暖光亮的背后是全校师生作为守护者无比坚定的力量,让我们守望相助,齐心“战疫”,静待春暖花开。
马院 张佳佳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