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校师生在校党委的有力领导下,积极行动,同心抗疫。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全体教职工也义无反顾地投身在抗疫的各个战场。他们或克服各种困难、坚守线上教学阵地,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或积极配合防疫政策,积极投身学校、社区志愿服务;或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努力为抗疫贡献马院力量。
“教学就是我的战斗阵地,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要克服,为闭环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高晓波教授
高晓波教授是今年新入职的教师,面对学院线上线下教学常态化的部署安排,高教授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云课堂”“腾讯会议”“钉钉”“智慧树”等多渠道线上教学方式演练,迅速掌握了各种线上教学工具。高教授认真“研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引用学习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他坚持“技术为基”、“质量为先”,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线上教学“实景性”的体验感。对线上教学带来的质量挑战,高教授认为,只要有一颗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心,就能克服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线上教学质量也会更上一个台阶。
(高晓波教授在认真开展线上教学)
“牺牲小我,顾全大我。”
—吴湉南老师
杨浦校区“7+7”闭环管理期间,学校因防疫要求紧急召回相关老师返校隔离,吴湉南老师之前刚刚做完一个手术,按照医嘱必须每天给伤口换药。面对身体不适的切身需求与疫学校接受隔离。隔离期间,吴老师拖着刚刚手术的身体,克服各种困难,严守防疫要求,坚守线上教学阵地,努力为学校疫情防控作出自己的贡献。隔离的日子也被他用充满诗意的语情防控紧急需要的矛盾冲突,他没有丝毫犹豫,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立即返回言表述为:来也疾,去也徐,七天不短,夜以继日多少苦乐皆欢;七天不长,真情实意无数美好难忘,再相见必定在春光明媚艳阳出,感谢同事战友的温暖相伴。
(吴湉南老师带病坚持线上教学)
“疫情阻隔了我们师生之间的物理距离,却阻隔不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团结互助,尽己所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沈宏亮老师
作为学院的办公室主任,沈宏亮老师一直负责学院后勤保障和疫情防控信息汇总的繁重工作。参加杨浦校区闭环管理期间,老师们饮食、就寝、工作都只能挤在一间小小的办公室,沈老师不仅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院的日常工作,还主动申请报名加入教师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为在校师生发放餐食。每日工作虽然十分劳累,但是沈老师依然毫无怨言地认真完成工作,口罩遮住了沈老师的脸,却遮不住口罩后面坚毅的双眼与真诚的微笑。正是有许许多多沈宏亮老师这样默默工作、主动奉献的老师,支撑着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沈宏亮老师正在准备为师生发放餐食)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持就是胜利!”
—杨红娜老师
杨红娜老师主动关心学生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她先后通过云课堂、智慧树等方式,鼓励同学们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乐观精神,面对疫情学会心理调试,要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外出牢记“三件套”“五还要”,坚持就是胜利!针对疫情期间《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开展难度大的问题,她及时通过班委了解学生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案;在第二课堂她积极指导10余名同学开展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首届“创在临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项目申报;为5名同学开展个体心理和职业咨询。停课不停学,助力学生成才她在努力!
(杨红娜老师积极与学生开展线上沟通交流)
“做公益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说服力。”
——丁建风老师
丁建凤老师在确保线上优质教学之余,热心社区公益。她说,“做公益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说服力”,“做公益是为了未来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帮助自己,这是生命力量的传递。”3月19日,当她听到居委会近期工作困难重重时,她和几位热心的志愿者牵头成立小区志愿者服务队,负责安排志愿者各项工作等。从早上7点直至下午6点结束,全天工作11个小时,特别是曾在雨中工作8小时,口罩、防护服、鞋子全湿透,由于长时间雨水浸泡,手起泡变形。全天奔走20公里,滴水未进,最终协助居委会完成小区核酸检测工作。如今,她又做起居委会的楼道志愿者,奔走在各楼道间,负责通知居民的核酸检测及快递运送工作。虽然工作十分烦杂,但她依然乐在其中。
(丁建风老师积极投身社区防疫工作)
“我只是尽力为疫情防控出了微不足道的一点力,但是每个人微不足道的一点力加起来,就是我们中国人能够抗疫必胜、战胜任何困难的底气。”
——苏波老师
同样热心公益,为社区居民奔走的还有苏波老师。他所在的小区实行了封闭管理。民生物资的保障和供应畅通成了大问题。苏波老师志愿服务,协助居委会做好外来物资的消毒和传送工作。为了确保众多物资能够安全地到达居民手中,苏老师需要对接触到的物资进行消毒,消毒完毕之后再把物资送上门。他每天提着重物在小区里来回奔走二十多公里。虽然很累,但是苏波老师说,他搬运的每一件物资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需求,都是大家能安心居家隔离的保证。
(苏波老师在居委会担任防疫志愿者)
这些老师是学院老师的缩影,在疫情大考中,没有一位老师是“局外人”,也没有一个老师是“旁观者”。他们是普通的老师,也是坚守阵地的“战士”;是守护学生的良师,也是服务社区的奉献者。大家用实际行动努力诠释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 柴巧燕 张佳佳 供稿